“大白話云深不知處,圣云語海納百川求”解析—栗麗
“大白話云深不知處,圣云語海納百川求”解析
1、“云深不知處”出自唐代賈島《尋隱者不遇》,原詩是“松下問童子,言師采藥去。只在此山中,云深不知處!贝笠鉃椋荷n松下,我詢問隱者的徒弟,他說師傅采藥去了。就在這座山中,可是林深云密,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。詩中隱者采藥為生,濟世救人,是一個真隱士。所以賈島對他有高山仰止的欽慕之情。詩中白云顯其高潔,蒼松贊其風骨,寫景中也含有比興之義。惟其如此,欽慕而不遇,就更突出其悵惘之情了。另外,作者作為一個封建社會的知識分子離開繁華的都市,跑到這超塵絕俗的青松白云之間來“尋隱者”,其原因也是耐人尋味的——“只在此山中,云深不知處”更深層的意思:實際不獨是詩人對隱者的描繪,也正是詩人自己所追求向往的人生境界。書院引用此典故,也是大有深意:一、白云比喻其高潔的思想境界,與君子文化相應,同時也與白云山地名相應,可謂一語雙關(guān)。二、如同賈島去山中尋那位思想境界極高的真隱士,白云書院也是世人尋求真理、學習圣人思想的寶地。三、所謂“小隱隱于野,中隱隱于市,大隱隱于朝”,真正的隱者雖處于喧囂的鬧市,卻能大智若愚、淡然處之。大白話雖簡單直白,卻蘊含了很多深奧的大道理,這些大道理正是來源于人們普通的生活,并受其指引和影響。所以,“大白話云深不知處”意為:平白簡單的話語中,本就蘊含了大境界大道理,但卻因為這些道理蘊含在最普通的生活中,反而容易被人們忽略,讓人產(chǎn)生真理難求的錯覺,有點“不識廬山真面目,只緣身在此山中的”意味。那么,大智慧大道理應該如何求得呢?這就要看下句——圣云語海納百川求。
2、圣者,指人格最高尚、智慧最高超的人,在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中,“圣人”指知行完備、至善之人。海納百川出自 晉·袁宏《三國名臣序贊》:“形器不存,方寸海納!崩钪芎沧ⅲ骸胺酱缰,如海之納百川也,言其包含廣也!币庵复蠛?梢匀莸孟鲁砂偕锨l江河之水。比喻包容的東西非常廣泛,而且數(shù)量很大,也比喻人的心胸寬廣可以包容一切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,就是說要豁達大度、胸懷寬闊,這也是一個人有修養(yǎng)的表現(xiàn)。人們都把那些具有像大海一樣廣闊胸懷的人看做是可敬的人。同時,海納百川還有包羅萬象的意思,常常用來形容事物壯闊雄奇、難以形容,于是用“海納百川”來形容。 所以,“圣云語海納百川求”意為:一、圣人的感悟與言論是經(jīng)過包羅萬象的生活體驗和豐富的人生閱歷總結(jié)出來的。古圣先賢心胸寬廣,品德高尚,謙虛好學,奉行“三人行,必有我?guī)煛,廣納各方言論,集思廣益,最終形成“圣人思想與言論”。而書院旨在弘揚君子文化、圣人文化,先生們和孩子們也要學習古圣先賢,心胸寬廣、虛懷若谷、博采眾長,做到“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輕訾”,一起成長,共同進步。2、海納百川還可理解為指代書院文化的多樣性,如同百家爭鳴,對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極盡包容。同時將當代文化與傳統(tǒng)文化相結(jié)合,與時俱進,創(chuàng)造新國學。另外,書院的文化范圍不只是中華傳統(tǒng)文化,而且涉及社會生活各方面,比如數(shù)理、攝影、集郵、公司管理、西式教育等,真正體現(xiàn)了“海納百川,有容乃大 ”。
3、兩句對聯(lián)里也包含了文字游戲。
大白話云深不知處,
圣云語海納百川求。
請看下面的對應:
字面上的對應方式是這樣:
大白話 云深不知處
圣云語 海納百川求
即上聯(lián)的“大白話’對應下聯(lián)的“圣云語”,上聯(lián)的“云深不知處”對應下聯(lián)的“海納百川求”,意思上文中已詮釋。
仔細研究,或許也可這樣分解對應:
云深不知處
海納百川求
有點類似于藏字詩,上聯(lián)的“大”對應下聯(lián)的“圣”,暗指大圣堂,上聯(lián)的“白”對應下聯(lián)的“云”,暗喻白云書院,上聯(lián)的“話”對應下聯(lián)的“語”,上聯(lián)的“云深不知處”對應下聯(lián)的“海納百川求”,對于大道理大智慧,云深處不知何處尋,海納百川可求得。即字里暗藏“大圣(堂),白云(書院)處,可求得真知”。這有點類似于曹雪芹的藏字詩,如第五回金陵十二釵正冊中,第一首:
“可嘆停機德,堪憐詠絮才,玉帶林中掛,金釵雪里埋。”詩中藏有林黛玉和薛寶釵的名字。又如史湘云的判詞:“展眼吊斜暉,湘江水逝楚云飛”藏著“湘云”二字。李紈判詞“桃李春風結(jié)子完,到頭誰似一盆蘭”,暗藏李紈的名字(“完”與“紈”諧音)。與此類似,我們書院的對聯(lián)中,也暗藏了“大圣(堂)”、“白云(書院)”,作者真可謂是匠心獨運。
“大白話云深不知處,圣云語海納百川求”解析—栗麗 2015-3-26 本文被閱讀 7778 次